|
|
|
|
採摘 |
|
茶葉採摘方式分為人工採茶與機器採茶兩種,採摘茶菁以「一心兩葉」為標準,也就是包含頂芽與兩片已舒張開的葉片。採茶最佳時段是早上11點至下午3點,坪林的高級文山包種茶通常遇雨不採,否則香氣難以發揮。 |
 |
日光萎凋 |
|
日光萎凋是指用紫外線破壞細胞膜,使茶發酵。採摘下來的茶菁須於日光下攤曬,或利用熱風使茶菁水分適度蒸散,減少細胞水分含量,降低活性並去除細胞膜之半透性;細胞中的化學成分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發酵作用的進行,攪拌後攤平於笳藶上靜置。 |
 |
室內萎凋 |
|
日光萎凋後的茶菁移入室內進行靜置萎凋作業,靜置萎凋時間約需要10小時以上,期間須浪菁約3至5次,隨茶菁含水份及當時的溫溼度,必須看茶製茶、看天製茶。茶菁在室內萎凋,大約每兩小時要浪菁一次。浪菁是以雙手合執手掌攪拌翻動茶葉,摩擦葉緣讓茶發酵作用加速,大約要反覆三至四次的浪菁,並逐次攪拌翻動加重力道,讓茶葉散發香氣。 |
 |
炒菁 |
|
茶經萎凋至適當程度即以高溫炒菁,目的在於破壞葉中酵素活性,使其停止繼續發酵,並可去除鮮葉中的臭菁味,新鮮的茶葉因炒菁後水分蒸散便於揉捻。 |
 |
揉捻 |
|
炒菁之後將茶葉置入揉捻機內,使茶葉滾動並形成捲曲狀,茶葉受到揉壓遂有部份汁液被擠出而粘附於表面,如此在沖泡時便可容易地溶解於茶湯之中,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樣。 |
 |
乾燥 |
|
乾燥是利用乾燥機以熱風烘乾揉捻後之茶葉,使其含水量低於4% 利於儲藏運銷。為了能使內外乾燥一致,通常採用二次乾燥法,茶葉達到七、八成乾燥後取出回潮再進行第二次乾燥。利用高溫抑制炒菁後殘留的酵素活性,並使降低水份含量至3~4%,使茶葉品質維持在理想狀態,條形狀的茶葉,再乾後要經過烘培,製茶過程才算完成。 |
 |